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周口”地名,由何而来?

2022-10-02 04:00:08 371

摘要:​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沙河、颍河、贾鲁河汇流于此,将市区分为南、北、西3个部分 ,有“小武汉”之称。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定姓氏,制嫁娶,燃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炎帝神农氏播种...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东南部,沙河、颍河、贾鲁河汇流于此,将市区分为南、北、西3个部分 ,有“小武汉”之称。


周口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太昊伏羲氏在此建都,定姓氏,制嫁娶,燃起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炎帝神农氏播种五谷,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


周口古属陈国,《诗经.陈风》赫然在目。战国末期,为楚都所在地,史称郢陈。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此建立张楚政权。两汉时期,陈为皇子领地,繁荣昌盛,富甲一方。魏晋以来,以淮阳为中心历次设郡置府。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


那么,历史上周口究竟如何得名呢?今天咱就来说一说。

◆周姓船户在“沙颍河”往返摆渡而得名:

周口市内主要的河流“沙颍河”的航运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之前,它曾是著名的鸿沟水系和历史上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最重要区段“通济渠”的组成部分。


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

当时,由于周口境内河道纵横,水上运输极为便利,于是,商贾云集,行店林立,舟车辐辏,市场繁荣,周围数百里的农副产品多聚此销售或经水运转销各地,沙颍河航运可直达南京、上海。周口也以河南四大名镇之一而称誉中原,更有了“小武汉”之别称。

《周口市志》记载了当时沙颍河的繁荣景象:“那时沙颍河中桅樯林立,烟火万家;河岸上水陆交汇,财货堆积如山。白天,千船竞发,桅帆林立,布满河道,搬运装卸货物者来来往往;晚上,渔火点点,歌声阵阵。”


明朝万历年间翰林学士熊庭弼也曾为周口题诗:“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也为今天的周口儿女对“沙颍河”往日的辉煌提供了一个无限的遐想空间。

◆周口曾因水而兴,因水而衰:

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

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

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

咸丰同治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

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以西数十公里的漯河因地处铁路沿线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彻底告别了古代“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繁华。

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正值汛期的黄河改道,顺贾鲁河颍河而下。周口一带成为黄泛重灾区,受灾长达九年之久。

◆“周口”的历史沿革:

“周口”历史悠久,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淮阳,古称宛丘,相传为太昊之墟、神农建都之地。夏为豫州之域。殷为虞遂封地,厉(音lài,今鹿邑东)系活动中心。周武王封舜后妫满于陈,是周首封十大诸侯之一。

春秋时期:

仍为陈国,辖邑历经变化,今区内有,防(治今太康老冢附近)、柽(音chēnɡ,治今淮阳城西郑集附近、相(治今鹿邑东部,后称苦)鸣鹿(治今鹿邑县西部)、株林(今西华西夏亭),辰陵(治今扶沟县南部)、项(治今沈丘县槐店)、顿(治今项城县南顿);区外有,壶丘(治今新蔡县东南部)、株野(治今柘城县城)、沈(治今平舆县北射桥),另说今临泉县城)、焦(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夷(治今亳州市东南35公里处,一名城父)、留(治今开封市陈留镇),其中沈、项、顿三个子国,系受陈国保护的附属国。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9年楚灭陈,以陈为县。公元前278年楚顷襄王徙都于此,为“郢陈”,称“西楚”。秦统一全国后置陈郡,统县12:

陈、固陵(治今淮阳县城北21公里柳林集)、阳夏(治今太康县城)、苦(音hù,治今鹿邑)、项(治今沈丘县槐店),另有汝阴(治今安徽阜阳市)、寝(治今安徽省临泉县城)、新阳(治今安徽省光武附近)、柘(治今河南柘城县)、平舆、上蔡、新蔡。

二世元年(前209年)陈胜、吴广在陈定都,国号“张楚”。西汉初为淮阳郡:

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置淮阳国,统县9:陈、扶沟、阳夏、固始(固陵)、苦、宁平(治今郸城县宁平)、新平(治今淮阳县东北12.5公里临蔡)、另有柘、圉(治今杞县城南25公里圉镇)。属兖州刺史部。

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淮阳为陈国:

统8县:陈、阳夏、苦、宁平、武平(治今鹿邑县城西北20公里武平城)、扶乐(今太康县城西22.5公里扶乐城)、长平(治今西华县城东北9公里),另有柘,属豫州刺史部。三国魏置陈郡:

太和六年(232年)曹睿以陈4县封其叔植为陈王,遂改郡称国,陈县为陈国治。后植子志复作郡,统县6:陈、扶乐、阳夏、长平、武平、柘、属豫州。

西晋:

初期沿旧制,武帝合陈都于梁国,惠帝复置陈郡,领5县(陈、阳夏、项、苦、武平),属豫州。

东晋:

仍为陈郡,统县可考有陈、西华、长平、仍属豫州。据《历史地理沿革表》记载:晋置南顿和汝阳郡。南朝宋初:

属南豫州南梁郡,后置陈郡和南顿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陈郡统县4:项、谷阳、西华、长平;南顿郡统县不详,均属豫州。

南齐:仍置陈、南顿二郡,南顿郡移治南顿。

北魏:

置陈郡、南顿郡和汝阳郡。陈郡治项县,统县5:项、长平、西华,另两县不详。南顿郡治南顿(今项城县南顿镇),统县3:南顿,另两县不详。汝阳郡治汝阳县(今商水县城头村)。统县2:汝阳、武津。均属豫州。

东魏:

置陈郡和汝阳郡。陈郡治项县,统县4:项、长平、西华,另一县不详。汝阳郡治汝阳,统县3:汝阳、武津、征羌。均属豫州。

据《太平寰宇记》载:至天平二年(535年),以淮南内附置北扬州,理项城。陈郡改属北扬州。武定元年(543年)侨置丹阳郡和秣陵县。丹阳郡属北扬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沈丘槐店)。北齐百姓不附侯景改北扬州为信州,置陈郡属信州,州、郡均治项县(今淮阳县城),又置淮阳郡,治阳夏(今太康县),淮阳郡、丹阳郡亦属信州。

北周:改信州为陈州。隋初为淮阳郡:

治宛丘县(开皇初置),统宛丘、扶乐、太康、西华、鹿邑、溵水、南顿、项城、郸县、鮦阳(今安徽省临泉县城西)10县,属豫州。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陈州和沈州,沈州治项城县(今沈丘槐店),统项城、溵水2县。陈州统宛丘、太康、鸿沟是、鹿邑、郸等县,陈州、沈州属豫州。大业八年(612年)复置淮阳郡,治宛丘,统宛丘、太康、扶乐、西华等10县。唐武德元年(618年):

复置陈州,统宛丘、太康、项城、西华、溵水、南顿6县。武德四年(621年)置北陈州,治扶沟,复置沈州,统项城、颍东、2县。五代仍之。

宋宣和元年(1119年):

置淮宁府,统宛丘、西华、商水、南顿、项城5县,属京西北路。南宋置陈州,仍统5县属南京路。

元: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

明万历十年(1582年):

陈州、商水、项城、沈丘、西华、扶沟、太康6县1州属开封府,鹿邑县(包括今郸城县东北的一部分)属归德府。

清初袭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

升陈州为直隶州,仍统4县,属河南布政使司。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为陈州府,府治淮宁县(今淮阳),统淮宁、太康、扶沟、西华、商水、项城、沈丘7县属河南布政使司。

1912年5月撤淮宁县。

1913年3月1日,废陈州府,置淮阳县,原府辖县和鹿邑同属河南豫东道。

1914年5月23日改属河南开封道。1932年8月在淮阳设第三行政督察区,原8县属之。同年10月,第三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仍统8县,属河南省。1949年设淮阳专区,辖淮阳、鹿邑、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8县和周口市(1948年1月置),1952年8月增置郸城县。

1953年1月,淮阳专区撤销,西华、扶沟、商水(周口市改为县辖镇入商水)3县归许昌专区,余6县归商丘专区。

1958年12月商丘专区撤销,东6县归开封专区。

1961年12月商丘专区复设,东6县复归商丘专区。1965年6月29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文件(〔65〕豫民字363号),析许昌、商丘两专区部分县设周口专区,辖淮阳、鹿邑、郸城、项城、沈丘、商水、西华、扶沟、太康9县和周口镇。1969年12月31日改为周口地区。

2000年7月2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通知(国务院通知发于2000年6月8日):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1980年9月26日周口镇改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原周口市更名为川汇区。

来源: 腾讯大豫网[微博]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