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05:20:46 | 浏览:510
中俊产业园内正在直播的带货主播。河南日报记者 李昊 摄
河南日报记者 方化祎 尹红杰 李昊
每当夜幕降临,小雨的直播间便进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国际大牌代工厂!教你低价囤好货!”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信息,她抿了抿发干的嘴唇,声音又高了几分。
3个月前,小雨成了公司签约的一名主播,负责在线上推销化妆刷、面膜、口红等产品,工作地点在鹿邑县产业集聚区中俊产业园内。每天面对镜头超过10个小时、能达成数十笔订单,她的成绩在新人中相当不错。
此前,她并不了解美妆产业,“只买过几种牌子货,不清楚是在哪儿生产的。”如今,每次开播,她都会以一句话打头——“我现在所在的是中国化妆刷之乡鹿邑,这里聚集了150多家化妆刷企业,每年生产的化妆刷占全国出口量的80%,也是许多大牌产品的实际生产地。”
“第一次了解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很惊讶也很自豪,感觉出门几年,家乡要从农业县变成时尚之城了!”小雨感叹,“就像是一阵风吹过,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就这么出现了。”
引凤归巢
重塑塑一个产业
这股重塑了鹿邑产业面貌的劲风叫返乡经济。
给这座古城带来变化的突破口是化妆刷产业。
鹿邑县的化妆刷企业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当地逐步发展起来的,另一种是地方政府实施“凤还巢”工程从深圳等地招回来的,以后者居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鹿邑有许多人家养羊,尾毛加工企业遍及十余个乡镇,从业者几万人。师傅们按照不同的用途将羊毛分为十几种,经过挑拣、水洗、梳理、分尺、包装等环节后销往日本、韩国,年加工尾毛2万吨、产值10亿元。
但是,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利润薄,生产过程容易造成污染,到2014年前后,尾毛加工产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帮助“夕阳产业”寻找出路,成了该县的大事。
几次外出考察后,尾毛加工下游产业——化妆刷产业成了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一把化妆刷的尾毛用料只有15克左右,售价却比1斤原料还要贵,一些国际大牌化妆用具甚至能产生百倍利润。与此同时,随着美妆消费理念的普及和消费群体的扩大,国内美妆市场规模仍在持续增长。产业要转型升级,必须乘着这股东风,从单一的原料供应向全产业链发展。”鹿邑县商务局局长任卫红说。
方向定了,可资金和技术从哪儿来?有一群人进入了政府的视野。
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进一步扩大尾毛市场,有一批勇于挑战的鹿邑人告别故乡外出“淘金”。他们的足迹遍及深圳、义乌、宁波、天津等地,其中有一部分人通过为国外化妆品企业做代加工,逐渐延伸产业链条,掌握了生产化妆刷的“核心技术”。
梁庆之便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几十名老乡到深圳开展尾毛加工,依托家乡的原料供应和代工积累的资金,2000年成立了化妆刷生产公司,经过十多年的奋斗,成为当地的行业巨头,企业年产值2亿多元,还是雅诗兰黛、兰蔻等国际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
“必须把这些在外的乡贤能人都招回来,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资金技术带动尾毛加工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该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3个返乡创业招商组,先后到广州、深圳、天津、义乌等地和老乡们叙乡情话发展,鼓励他们返乡创业。
在优惠政策的吸引下,梁庆之等人怀着报效家乡的热情回到鹿邑,为传统产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质的渠道资源,鹿邑的化妆刷产业迅速蝶变。仅一年多时间,83家化妆刷企业相继落户鹿邑县,形成了尾毛、口管、铝皮、木柄、拉丝、箱包等配套完整的产业链。
群凤还巢
唤回八方游子
劝说老乡返乡创业,要做的事情很多。
为了密切感情交流、方便老乡们互相联系,鹿邑县成立了线上“鹿e家”和线下“鹿邑村”两个返乡创业平台。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5万余人,覆盖河南、北京、江苏、浙江等十多个省、直辖市。鹿邑在外的38万人中,有近一半通过这种方式又和家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招回来的化妆刷企业,鹿邑推出了一系列“筑巢”措施全程护航,让老乡安心顺心暖心舒心。县里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返乡创业发展基金,解决老乡们的融资难题;规划建设占地近70公顷的化妆刷产业园,打造基础设施配套完整的化妆刷小镇;优化土地配置,“量体裁衣”满足中小企业用地需求;设立服务化妆刷产业的“尾毛办”,各种手续“一站式”办结。
经过多年发展,一个集产品研发、标准制修订、品牌创建于一体的化妆刷产业集群基本形成。鹿邑县制定的化妆刷地方标准,填补了国内此类产品地方标准的空白。
“更关键的是,通过对化妆刷这一样板产业的扶持,鹿邑抓住了推动返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向外界彰显了一流营商环境软实力,老子故里兴起了一股返乡创业热潮。”鹿邑县委书记李刚说。
王喜军是许昌人,也是鹿邑澄明食品有限公司工业园工厂的厂长。当初他追随他的老板——鹿邑人杨明超来到这里,目睹了工厂的迅速建成。
在乡情感召、政府号召下,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明超回到家乡,规划打造了鹿邑县澄明食品工业园,园区一期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带动一大批关联企业到鹿邑投资办厂。短短一年多时间,和一肉业、大家旺食品、丸来丸去食品、牧跃羊业等企业相继入驻,推动鹿邑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立足返乡经济,鹿邑县探索出了“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双创”典型模式,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向“返乡一人、带富一方”转变。2018年年初,鹿邑入选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
凤舞九天
创出一种模式
现在,到鹿邑投资的人中,不仅有不少外乡人,甚至还有了外国人。鹿邑县产业集聚区里有一家企业——河南正一产业有限公司,它的主要投资人有两位——鹿邑人秦应成和一位韩国投资商。
“走得再远,也心系家乡发展。”在鹿邑县亲民招商政策的感召下,2016年,秦应成带领团队返回家乡创业,2018年,他把韩国的合作伙伴也动员过来,合作创办了河南正一产业有限公司。
“入驻以后,政府帮我们协调水电,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让企业迅速投产。”秦应成说,“政府还投入1亿多元,为产业园配套了日处理量3000吨的污水处理设备。”
鹿邑县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浩表示,近年来,鹿邑强力推进“凤还巢”工程,实现了产业结构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销售模式从以出口为主到出口与内销并重、产品结构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延伸、招商模式由“引老乡”向“引老外”转变。
目前,鹿邑县返乡创业者累计达10万人,累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3.5万个,带动就业19.5万人。
“对资源贫乏的地方来说,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鹿邑的发展,关键在于把人的环节抓住了。”李刚说,“我们经常讨论,鹿邑到底有啥资源、有啥优势?结果发现鹿邑最关键的财富就是外出务工的这些人,他们积累了财富和经验,可以为家乡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邑”鸣惊人
领跑一域经济
高大上的展厅、繁忙的生产线、忙碌的带货直播……记者在鹿邑化妆刷产业园采访时发现,很多美妆企业都充满活力、朝气蓬勃。
但无论是县领导还是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都对鹿邑美妆产业的未来充满忧患意识:
这里企业林立,但自主品牌不多,绝大部分是通过为国内外品牌代加工赚取低廉的代工费,利润微薄。比如,彩妆蛋从鹿邑车间出厂时4元多一个,到日本商超就身价倍增,卖到300多元一个。
产品的宣传推广主要有三条途径——直播带货、广告宣传和参加国内外的美妆产业博览会。但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博览会都开不成了,推广渠道更加狭窄。
随着个性化、定制化时代的到来,化妆刷对工业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对产业链的延链补链要求更高。国内行业顶尖人才集中在北、上、广、深,鹿邑高端人才匮乏现象非常严重。
“龙头企业缺乏是鹿邑妆具产业的一大短板。”鹿邑县县长郭俊涛说。妆具产业企业目前年销售额最高的在1亿元左右,大部分企业管理粗放、生产工艺参差不齐,研发、技术、营销、品牌等方面都需要提档升级。
在化妆刷原材料市场,鹿邑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95%的动物毛、85%左右的人造纤维毛产自这里,专家估计,这个市场的规模在120亿美元左右,发展空间巨大,鹿邑的潜能还远没有释放出来。
所有的一切,归结为一句话:人才不足、创新乏力。
好在新的出路已有眉目。记者采访时发现,一个造型别致的工业科创小镇正在加紧建设,浙江大学在读博士、鹿邑人于红雷和他的团队在运营这个小镇,已经有7家行业“翘楚”抢先入驻。
工业科创小镇立足于鹿邑“全国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政策优势,突出“人才引领、创新优先”,着力打造一个集科创企业孵化、新型材料研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设备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创新企业聚集新高地,构筑集聚区创客创业生态圈。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在人才。鹿邑通过化妆刷产业这一突破口,拓开了产业兴旺的一片天地。从前些年人才东南飞,到如今“群凤还巢”、10万大军回归创业,一条农业大县的乡村振兴之路加速成形。
“凤”回“鹿”转,一个升级版的“中国化妆用具之都”正一步步从理想走向现实。
专家点评
鹿邑县是豫东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外出务工人员多达38万人,他们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经验和资金,是鹿邑县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鹿邑县紧紧抓住“人”这一核心要素,通过实施“凤还巢”工程,持续壮大返乡经济,走出了一条依靠返乡回乡创新创业带动县域工业迅速发展的成功之路。鹿邑县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政府顺势而为。随着沿海城市要素成本和空间成本的持续上升,很多外出务工者和企业家不可避免会产生回归家乡创新创业的需求和想法,鹿邑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不断加强与外地鹿邑籍创业者的联络和沟通,专门成立了线上“鹿e家”和线下“鹿邑村”两个联络交流平台。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引导和推动下,老子故里鹿邑兴起了一股返乡创业的热潮。
二是找准产业定位。鹿邑曾是“尾毛加工之乡”,后来由于产业层次低、利润空间小,尾毛加工业逐渐衰落。但利用尾毛加工化妆刷则利润可观,并且已有大批鹿邑人在外从事化妆刷的生产经营。找到了产业发展方向,鹿邑县委、县政府迅速行动,多次北上南下招商引资,引导鹿邑籍企业家回归家乡创新创业,推动化妆刷企业集聚发展。化妆刷产业的兴起,带动了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鹿邑县工业化的进程。
三是搭建创业平台。鹿邑县专门成立了尾毛产业办公室,为返乡创业化妆刷企业实施一站式服务;县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返乡创业基金,扶持返乡创业企业;在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了占地近70公顷的化妆刷产业园;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满足中小企业用地需求。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大批返乡创业企业。目前,鹿邑县已形成化妆刷产业、食品加工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等三大集群,走出了一条“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的典型“双创”之路。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省社科院原院长、研究员谷建全)
总策划:董 林 刘雅鸣
策 划:孙德中
专 家:谷建全 郑 林 郜俊玲 盛宇飞
统 筹:阙爱民 宋华茹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文 | 红餐产业研究院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食用方式或加工方式,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美国和日本预制菜发展情况预制菜起源于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 3月31日晚,鹿邑县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警方通过侦查发现,该县郑家集乡吴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现悬赏2万元寻找线索。鹿邑警方今日发布的公告显示,3月31日20时许,该县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下,合肥庐阳区主动作为,瞄准长三角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目标,紧扣三大功能区建设全新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首善之区的昂扬姿态在产业布局、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两山”理念实践样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一体
高铁北站坐拥国家农综区核心区、中央商务区、高铁新片区三大绝佳发展平台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以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为利器,抢抓崛起成峰的窗口机遇,一路高歌猛进。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风口”,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磁场”,寒亭区在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中集聚起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东营报道2022年2月17日,杨国强在东营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牢记殷切嘱托 勇担战略使命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而不懈奋斗》报告。报告指出,要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8月1日,由中共山阴县委、山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碳中和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山阴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碳中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山阴县相关单位、企业、乡镇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研讨会。据了解,举办碳中和创新发展研讨会,是山
原标题:不做手术,一个月摘掉眼镜恢复视力?儿童近视康复治疗市场乱象调查“如果没有眼镜,近视眼的世界就像打了马赛克;忘了戴眼镜,可能会被人误以为高冷;戴上眼镜,也有各种麻烦事,比如吃火锅时镜片上全是雾……”北京市民刘小丽深切体会到近视之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