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鹿邑“水不逾涡”没发过大水?你错了

2022-10-02 05:19:01 2446

摘要:——鹿邑水灾史:公元792年—2003年郑州水灾,损失严重;贾鲁河危,各地当警!鹿邑民间常有“水不逾涡”——因有乡贤老子护佑而从未发生水害大灾一说,但事实并非如此。远的不说,就在1957年,涡河玄武段就因暴雨发生决口,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

——鹿邑水灾史:公元792年—2003年

郑州水灾,损失严重;贾鲁河危,各地当警!

鹿邑民间常有“水不逾涡”——因有乡贤老子护佑而从未发生水害大灾一说,但事实并非如此。远的不说,就在1957年,涡河玄武段就因暴雨发生决口,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而翻开《鹿邑县志》,历史上的鹿邑灾害之频繁惨烈更是触目惊心:自唐朝至1979年的1200年间,鹿邑境内共发生水灾333次,平均四年一遇,而涡河决堤溢堤则不下10次。

天道无常,水火无情,居安思危,方保无忧。兹摘数例,以警世人。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特大水灾,村庄房舍多被淹没,民多淹死。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秋,大水淹没乡民。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大水伤稼。

五代

后唐长兴三年(932)秋,大水成灾,粮价暴涨,民多外逃他乡。

后晋天运三年(946),春雨连绵,秋霪雨60天,涡河决口,民拆舍烧灶,路常遇死尸。

宋太祖开宝二年(969年)六、七月,大水伤稼。

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夏秋大水。

宋神宗治平元年(1064年),夏秋大水伤稼。

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秋七月,黄河在卫州决堤(今河南新乡、鹤壁一带),洪水泛滥鹿邑、柘城之间。

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河水漫流。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八月,河水漫溢。

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三月,黄河水溢,房屋淹没,麦被淹死。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六月,涡河决口大水,伤害田禾,淹塌房屋。

元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涡河决口,大水,民多受饥。

元泰定帝泰定三年(1326年)二月,涡河决口民缺食,官府赈粮五万六千石。

元惠宗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霪雨二十日,河水暴涨,漫溢成灾,淹坏民舍。

元惠宗至正九年(1349年)秋,霪雨达百日。

明成化元年(1465),黄河决口东南徙,流经县境武平城一带,淹没民舍。

明成化十年(1474),黄河水溢,灌入城河,东北城墙淹塌。

明成化十一年(1475),黄河决堤王招口,水淹县境。

明成化十四年(1478),六月初五、六、十,十一、十二日连降大雨,河水泛滥,秋禾被淹。

明嘉靖二年(1523)秋,霪雨30日,平地行舟;冬,大饥,人相食。

明嘉靖十二年(1533)秋八月,黄河水溢,流入县城,东城墙淹塌。

明嘉靖十六年(1537)六月,黄河水溢县境,害禾稼。

明嘉靖十七年(1538)夏,涡河水漫溢,伤害禾稼。

明嘉靖十九年(1540),黄河决于野鸡岗,流入县境,大水。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六月,霪雨40天,黄河南徙县境,平地水深丈余,民多溺死。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五月至九月连霪雨,麦、秋无收。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夏大水,无麦禾。民采树皮充饥。

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秋大水,冬饥。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黄河溢境。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夏秋大水,禾俱淹。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八月,河决王家口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七月,河决陶口

明崇祯五年(1632)秋,霪雨伤稼。

明崇祯九年(1636)四月丙辰,大雨,平地水深五尺,麦为腐。

崇祯十五年(1642)九月,黄河决灌开封,泛滥鹿邑境,水深丈余,民溺死甚众。

清顺治五年(1648)夏,霪雨连绵达百日,平地行舟,田禾淹没,民无衣食。

清顺治十二年(1655)六月丙子,红雨如注,自早5时至下午2时,平地水深三尺,涡河决堤,淹没田禾。

清顺治十六年(1659),夏初大雨40天,麦腐烂于场;秋又大涝。

清康熙十六年(1677),大水伤麦。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饥,秋大水伤稼。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六月,大水伤稼,秋禾不登。十一月,大雨、雷电、雹霰交作十余日,继而大雪,人多冻死。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大水。翌年春,民饥,食草根树皮。

清乾隆四年(1739),夏秋霪雨,伤害禾稼,倒塌民舍。

清乾隆六年(1741),夏秋霪雨,沟河漫溢,平地汪洋,伤害田禾,倒塌民舍。

清乾隆七年(1742),夏秋大雨,田野大水,秋禾无收,倒塌民舍。

清乾隆十一年(1746)七月上中旬,连日大雨,低地秋禾多被伤害。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大水伤禾,豫东38县积水成灾。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九月,大水,官府贩款,以济灾民。缓征新旧田赋,并发盖房银两。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七月,大水,九至十月霪雨,十月大雪。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黄河决口,田间水深数尺。

清道光二年(1822)六月十六日,大雨,沟河水涨横流。七月十四日,大雨,河溢田野,平地积水数尺。

清道光十二年(1832),水灾。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决口于开封,水泛于县境内,庄稼大部淹没,县南部灾重,逃者甚众,岁大饥。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大水,庄稼大多淹坏。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大水,庄稼淹没。岁冬,薪米昂贵,民不聊生。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八月,大雨,水灾。

清咸丰元年(1851)秋,霪雨伤稼。

清咸丰十年(1860)七月初,连日大雨,河水骤涨,低地秋禾被淹。

清咸丰十一年(1861)三月,连霪雨月余。

清同治三年(1864)正月,雷声隆隆,大雨,田地积水数尺,麦苗被淹;四月,雨多伤麦。

清同治六年(1867)六月十日,县西南张店一带,风呼雷鸣,大雨倾盆。

清光绪五年(1879)六月,大雨,水深数尺,城墙坍塌数十丈。

清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雨,河决于上南门第五堡,县南境被淹;。

清光绪十四年(1888),河水泛滥于县西南境。

清光绪十九年(1893)六月,连日大雨成灾。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夏,雨大成灾。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大雨,雷暴雨连降三昼夜,城内漫水,街道不通。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夏初,降暴雨五、六天,城内道路积水,城外官道水过膝。早麦薄收、晚麦溺死。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夏,连遭大雨,河水漫溢,损害田禾,伤亡人畜,淹倒民舍。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秋,水灾。

清宣统三年(1911)三月四日,大雨,继而霪雨45天,淹麦,粮价上涨,民饿死者众。

民国

1921年7月上旬,连降霪雨。13日夜,暴风雨大作,平地一片汪洋,可行舟。树木被拔,房舍倒塌。城四门土屯,街上行筏。城北小张庄石牌坊刮倒,冯桥砖桥冲塌。秋粮减收八成。

1926年,大雨成灾。

1930年夏,大水,雨达月余,秋粮受淹。

1931年5月,大雨、巨雹相继为灾;6至8月连降倾盆大雨,平地水深1至2尺。耕地受灾面积89.5%,死亡2537人,死牲畜552头,倒房70305 间,损失241.1万元。

1938年6月11日,蒋介石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6月20日黄河水流入县南境,河水猛涨,一片汪洋,灾难甚重,县境390平方公里土地成为泽国。

1939年7月初,黄水暴涨,涡、清、黑、白等河水漫溢,遍地大水,土地淹没,房屋倒塌,人畜伤亡惨重。从赵村集乘船可达淮阳、太康、西华、扶沟各县;从城西牛大桥坐船可达安徽太和、界首各县。灾民结队离井背乡外逃,至冬天水落始归。

1946年3 月,麦苗淹没,秋稼难播。

解放后

1948年10月31日,鹿邑县全境解放。

1948年秋,降雨月余,地内豆荚霉烂,河水漫溢,受灾面积215.14万亩。

1950年,夏秋两季水灾,受灾面积34.17万亩,人口23.9万人,砸伤 11人,34头牲畜。

1954年,我国年降水量1149.9 毫米,其中:7、8 月降雨40多天,达566毫米,沟河水溢;7月16 日,一次降雨 207毫米。期间,全县117条沟河除涡河、惠济河外均漫溢,平地积水深者3尺,浅者尺余;受灾面积829万亩,倒房7471间,死伤61人,牲畜16头。

1956 年6月2日,连降雨10日,达251.8 毫米,淹麦26.31万亩,其中水过麦穗的4.95万亩。党和政府动员大批干部下乡领导农民“水里捞麦”。

1957年7月中旬,连降大雨,23日涡河水暴涨,南堤在玄武西北角处决口,受灾面积 103万亩,成灾84万亩。塌房8076间,死13人,伤41人,玄武、试量、赵村、穆店、生铁冢、王皮溜、观堂7个区受灾较重。县委组织万名民工抢修决堤、险坝。国务院内务部长袁任远、副省长贾心斋乘飞机来玄武视察水情,并派飞机空投不少修堤和救灾物资。

1962年,春旱秋涝,9至11月降雨 267毫米,红薯窖积水,泡坏红薯2635.15 万公斤。

1963年,大水。全年降水量高达1247.1毫米,其中5月20日至9月底降雨1065.2毫米;5月19至29日,降雨200毫米,辛集一带降雨242.5毫米;7、8月份降雨628.5毫米,其中7月上、中旬降雨252.4毫米;8月2日至14日,降雨376.1毫米。全县有55万亩麦田积水,不少小麦浸泡水中。全县沟河决口170处,冲断桥梁93 座,受灾农田 112.2万亩,倒房14840间,伤345人,淹死41人,死伤牲畜98头。

1964 年,7月份降雨 488.1毫米,受灾面积76.6 万亩。

1979年,6月连降6次大雨650 毫米,受灾严重的有赵村、观堂、郑集、老庄等9个公社31.97万亩作物。

1980年,5至6月阴雨不开,小麦在场内发芽、霉烂150万公斤。玄武、高集一带降雹,面积 17.5 万亩。8月8日至14日,雨加冰雹,大如鸡蛋小如杏,观堂、王皮溜、太清等公社受灾较重。14日晚,40分钟内降雨70毫米,全县塌房1350 间、倒树15540 棵。

1982年,7、8 两个月阴雨连绵,雨量 558.7 毫米,致使豆无荚,红芋无块,棉花烂桃,烟叶旺长。全县受灾面积106 万亩,较重的有试量、辛集、唐集、高集、任集、邱集6 个公社。

1991年,7月11至13日连续降雨,普遍受灾。

1996年,8月4日出现暴雨天气,平均降水量100毫米,322 个村受灾。

2003年,6至9月阴雨连绵,降水量达到1240毫米,近 50万亩农田积水严重;8月9~ 31日,遭受暴雨洪涝,降水量274毫米,受灾面积41.76 万亩,绝收面积24.24 万亩,为近20年最为严重的一次水灾。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