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在小麦总产量五亿公斤的河南项城,我见证了“粮王”的诞生

2022-10-02 04:32:52 2763

摘要:英语中“季节”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动词 “Serere”,意为播种。可见,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季节的概念,大多与农耕密切相关。”“中国有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其中在名字上与农耕直接相关的就是第九个节气,芒种。每年到了芒种的时节都会迎来降雨,所以这...

英语中“季节”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动词 “Serere”,意为播种。可见,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季节的概念,大多与农耕密切相关。

中国有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其中在名字上与农耕直接相关的就是第九个节气,芒种。每年到了芒种的时节都会迎来降雨,所以这个节气对于中国农民而言也意味着“忙着种”,要赶在天门打开之前收获已成熟的小麦,并及时播种下一季的种子,以保证日后的丰收。

我叫江森海,来自英国。我很好奇,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逐渐凸显,一直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情况怎样?千百年时光过去,中国农民的耕种和收获过程有哪些变化?有没有一直传承至今的方法和准则?带着这些问题,芒种期间,我来到了有“中国小麦之乡”之称的河南省,在这里的重点产粮食大县项城,亲身观察体验一下传统的“夏收”。

粮王争霸” 决胜秘籍

时间是关键

没想到运气这么好,我刚来就赶上了项城盛大的“粮王争霸赛”。为了鼓励村民抓紧生产,当地农业局牵头主办比赛,评比各家亩产小麦的数量,决出当年的产粮冠军

在这里,我遇到当了30多年村领导的麻克福。老麻年轻的时候可是割麦的一把好手,经常是“粮王争霸赛”的赢家。他教给我当地的一句俗语:

春种日,夏种时,过了芒种争回耧。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春天错一天不要紧 ,但夏天夏收时哪怕错了一个小时,都会影响麦子的产量。

我明白了,看来粮王争霸,时间最关键。只有精确把握好麦收的时间,才能获得最好的收成

这让我想起十九世纪一位英国农学家写的调查报告,他说,东方农民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了“艺术级”,一亩土地可以养活比在英国多五倍的人口。当时科技尚不发达,我想这一定跟中国农民对时间认知的精细程度有关。

今年天气风调雨顺,农民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收成。老麻估算,总产量能达到五亿公斤。天啊!五亿公斤,这可是能让十亿人吃一天,两百九十万人吃一年的粮食啊!

在粮王争霸赛的最后,我也亲眼见证了冠军的诞生。凭借一亩1430斤的产值,这位来自贾岭麻大庄行政村的麻伟喜获“粮王”称号。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同他们一起,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

农业现代化”成果

靠一台联合式收割机月入四万

老麻年轻的时候,项城麦收都是靠人工割麦,先是割,割了往家拉,拉回去再打,打了再扬,这一套工序都靠农民的双手,十分辛苦。不过现在好了,不仅科学的育种栽培和田间管理大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机械收割更使得芒种时节的工作比以前轻松了许多

现代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更为多样化的收入方式。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农民司机——翟来斌。翟来斌住在距离项城三百多公里的另一个村,家里的地早已租给别人耕种,五年前,他自己花了十多万,买了这台联合式收割机,给农民收麦子赚钱。

芒种麦收期一共有二十多天,这期间翟来斌通常要从小麦最先成熟的河南南阳一路向北行进数百公里,一直割到河北的定州。虽然很累,很辛苦,经常忙得只能在车上吃饭,在别人家借宿,但在这二十天里,老翟能挣四万多块钱,这真是不小的数字了。

可别小看老翟的联合式收割机,如果靠人工,收割一英亩的小麦需要一天的时间,接下来小麦脱粒则还要一个星期。但是如果使用联合式收割机,这些所有的工作半小时内就能完成

在麦田边,我参观了国家粮库的质检员检测麦粒含水量的过程,甚至还亲自上手体验了一下检测仪器。质检员告诉我,麦粒水分高于13.5以上容易霉变,不能入库,只有13.5以下才达到入库标准。

机械化的收割、科学的种植培育极大方便了农民的工作生活,老麻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在四十多度高温的麦田里追赶时间了。现在,他可每年都是“粮王争霸赛”活动的组织者和监督员呢。

节气” 传承千年

与大自然高明的相处方式

在项城,我不仅亲身观察、体验了麦收,还参观了这里的面粉厂,看勤劳的主妇做面条,村民画麦草画……

记得那天晚上,我跟这里的村民们坐在一起吃饭,感到既欣慰,又温暖

在中国有一种流行的说法,你吃的食物塑造你的人格。在过去的数千年里中国人不断对大自然进行观察和学习,在土地上辛勤耕耘,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最终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知的中国人。

芒种当天,雨季如节气昭示的那样如期而至。我在收割完的麦田中行走,看着桔秆还田,农民们又开始种植玉米。我想,二十四节气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遵循时令、适时而作是中国农民的传承和习惯,更是与大自然最高明的相处方式。

千百年来,物在变,人在变,收割和种植的方式在变,但只有一样东西始终未变——大自然依然这样延续,而中国人,也一直在用二十四节气记录着大自然运转的方式。

编辑:陈欣怡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